
两会标准视角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涉及2022年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从汽车标准化视角系统领会《政府工作报告》汽车产业关键要点。 01 创新引领 工作报告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标准视角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总体要求,以服务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构建全面协调、创新发展、技术领先的汽车标准体系。积极应对汽车产业及标准化改革发展,组织实施“标准开放发展战略”“标准创新发展战略”“标准国际发展战略”“标准公益发展战略”,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汽车),建立汽车标准化新机制、新平台、新模式、新业务。为进一步加快青年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通过举办“中国汽车标准化青年专家选培活动”储备年轻卓越的后备人才,同时强化国际标准法规协调经验积累和知识分享机制,提高青年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发展。 02 新能源汽车 工作报告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标准视角 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已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及行业标准106项,涵盖基础通用、整车、关键零部件、接口与通信等领域,2020年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和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强化了电动汽车领域的安全要求,引导行业注重产品安全性,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汽标委将围绕《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加快开展新能源汽车标准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撑作用,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03 碳达峰行动 工作报告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标准视角 为推进汽车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汽车绿色制造标准工作组碳中和小组围绕汽车企业、汽车产品等维度的碳排放计量监测、量化核算及报告、碳核查、碳披露、碳评价及碳限额等方面构建了汽车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为政府碳管理制度和企业低碳技术转型提供基础支持。同时,汽车生产制造阶段,开展了汽车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标准,推进汽车供应链及生产制造阶段的碳减排。围绕汽车整车产品燃料消耗量限值和试验方法等方面已经构建了完善的汽车节能标准体系,降低了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强度。 04 保链稳链 工作报告 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标准视角 为增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供给保障,提升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主/被动红外、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终端等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及通信零部件标准制定,以及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标准制修订。为积极应对我国汽车产业“缺芯”问题,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汽车芯片标准研究工作组正式成立,针对通用要求、具体产品、匹配测试等方面,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全面推进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切实维护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05 数字化 工作报告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标准视角 为落实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正加速构建汽车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动汽车行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迈进,下一步将聚焦行业急需标准,从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整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方面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全面且必要的标准支撑。 06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 工作报告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标准视角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汽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形成涵盖网络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近30项标准的顶层设计规划,同时研究并启动了《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道路车辆 信息安全工程》《智能网联汽车 数据通用要求》等多项重点的国家标准,稳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与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安全防护措施与技术水平,保障汽车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07 工作报告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 加强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 标准视角 深入贯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认真践行汽车标准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积极搭建行业平台,加强对海外市场汽车产品准入技术法规的研究,为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巩固中外互信合作伙伴关系,继续优化完善沟通机制,稳步拓展多双边汽车标准法规交流。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汇聚更多行业资源,支撑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日益深入化、具体化。通过互访调研、人才交流等模式,持续加强与东盟、中亚、非洲、白俄罗斯等地区/国家在标准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标准国际化发展。 08 快递物流 工作报告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标准视角 物流车辆是我国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载体,除了国家相关的强制性法规要求外,我国还发布了专门针对快递物流车的系列标准,如《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快递汽车技术条件》《道路运输 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 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同时正在开展《封闭式货车隔离装置强度》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保障人货分离、货物安全,切实提升物流运输装备的安全技术水平,未来还将依据我国不同地区(包括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电商运营的特点,研究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货物的物流车相关标准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