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联合国环境署最新报告:被忽视的微塑料问题?生物降解塑料危!
【行业新闻】联合国环境署最新报告:被忽视的微塑料问题?生物降解塑料危!
时间:2021-12-17  

近些年以来,大家一直都很关注环保污染的问题。随着国家一项项关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如“限塑令”、“禁塑令”、“无废城市”等等政策的印发实施,逐渐出现一种叫生物降解塑料的新型塑料。那这种塑料是否真的可以改善我们对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呢?随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到底什么叫生物降解塑料?它会不会带来危害呢?

    

什么是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又称生物分解塑料,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₂ )或/和甲烷(CH₄)水(H₂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

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

这是真的吗?塑料可以分解变成其他元素或者生物质~那就不会再对我造成白色污染咯~

可真的这么简单吗?定义里提到的降解方法和条件好像是很简单就能达到的程度,那实际上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图片
降解需要的条件
 

定义当中写到,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降解。目前有三大国际组织对这些降解条件产生了质疑。


01

联合国(UN)针对后端处理指出生物降解塑料应用,通常“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物品只有在长期暴露在50°C(122°F)以上的高温下才会完全分解,焚烧厂是能满足条件的,但在自然环境中却很难。即使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玉米淀粉、木薯根、甘蔗等)或细菌发酵糖或脂类(PHA34)的生物塑料也不会在自然环境中自动降解,尤其是在海洋中。


02

欧盟(EU)指出,目前大多数标示为可生物降解的塑料通常在特定条件下降解,而这些条件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容易找到,因此仍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海洋环境中的生物降解尤其具有挑战性。


0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的难点涉及多个方面。成本方面,目前生物塑料的生产成本高;研究方面,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缺乏共识,因此难以对生物塑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进行充分评估。;后端处理方面,生物可降解和持久生物塑料的回收和处置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塑料和“微塑料”在环境中积累,尤其在海洋环境中。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

图片

塑料降解实验

图片

为探究生物可降解塑料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UNEP)对生物可降解塑料在模拟环境中的反应进行了相应的实验。

在陆地实验中 由高密度聚乙烯、PLA或合成衣物纤维组成的微塑料对土壤稳定性同样产生了影响。这些微塑料阻碍了植物的萌芽和生长,导致环节动物数量减少,并通过减少大型土壤团聚体(注:一种由有机物构成、具有隔离外界的边界膜和内化学环境的有机体)的数量影响了土壤结构。

在淡水实验中 生物可降解的聚羟基丁酸酯(PHB)和不可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塑料都导致淡水中端足目动物的生物量大大减少。最近的一项研究还发现,PHB微塑料释放的次级纳米塑料会持续存在着,并对淡水生物(如水蚤、蓝藻和微藻)产生负面影响。

在海洋围隔实验中 研究人员还发现,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形成的微塑料在贻贝中诱发了蛋白质变化,改变了双壳动物和蛞蝓的摄食率和代谢率,从而影响了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丰度,以及初级生产者的生物量,并减少了沉积物中无机营养物质的生产量。

(图文来源:公众号摆脱塑缚)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评估报告《从污染到解决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From Pollution to Solution: A Global Assessment of Marine Litter and Plastic Pollution),该报告指出:所谓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实际上并非一劳永逸的替代方案,它对人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并不比传统塑料小。

(资料来源:公众号摆脱塑缚)



图片

综合以上资料,其实生物降解塑料并没有如宣传所说的能减轻传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对于生物降解塑料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作的成本高、降解条件难、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清楚如何分辨传统塑料和生物塑料,将两种塑料堆放一起回收填埋,使降解的难度大大的提升。难道就没有能代替塑料的产品了吗?


图片
来个碗可循环餐饮用具

我们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可循环数字餐、饮用具、物联网智能租还终端、环保外卖系统及运营管理系统,大幅减少一次性餐、饮用具,实现真正从源头减少垃圾、减少碳排放,促进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图片


一个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能使用540次,制作成本合理,碳排放量只有3.78KG。使用完的可循环餐、饮用具还可以转化成其他非食品接触类产品,如:花盆、地板...做到真正的环保减排,减少污染。


    

版权所有:安徽金世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4040415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