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9月13日考察点示意图 首站看煤化工项目:绿色发展 鲜明导向 他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 这个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在“十三五”期间核准的最大单体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建设并投产于陕北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在陕西这个中国能源“金三角”腹地,一批又一批的新时代工匠,初心不改,将寸草不生的荒漠打造成热火朝天的“能量场”。
△俯瞰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管廊栉比、塔罐林立。(总台记者白龙飞拍摄) 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负责人张先松说,榆林化工实现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由黑到白”完整产业链。
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可再生资源,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废水、废盐、废气处理工艺新模式。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真正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何谓煤化工?简单说,就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榆林化工年产40万吨的乙二醇项目。(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榆林化工张先松。(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现场陈列的可吸收缝合线、骨骼支架等。(总台央视记者姚瑶拍摄) △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榆林化工中心控制室。(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榆林化工。(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