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去脉
以塑料袋为代表的白色垃圾是世界公认的白色污染,对于碳排放有很大的影响。多数科学家估计,每年有800 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在未来不到 10 年的时间,科学家预测海洋中将会有2.5 亿吨塑料,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致命的打击。
可降解塑料现状
01
可降解塑料为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关键
根据降解机理来分类,生物降解塑料应用性最强,所以可降解塑料即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受到各方重视。2019 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合计约为 107.7 万吨,其中,PLA 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可降解塑料类型。
02
PLA——最有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
PLA 无毒,与生物相容性良好,机械性能、韧性、耐热性优良,透明程度高,同时对水蒸汽和氧气的透过性高,但是PLA 的加工需要苛刻的加工环境,还需要专门改造的加工设备,因此,PLA 制品的贮存成本较高。PLA 制备技术长期的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导致聚乳酸近两年严重供不应求,2019年价格整体上涨 60%。
03
PBAT——最有前景的石油基可降解塑料
PBAT 既有良好的延展性、断裂伸长率、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又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随着 2010 年中科院理化所在制备 PBAT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国内具有自主技术的生产装置项目不断增多,其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截止目前,国内 PBAT 产能已达到 22 万吨/年,相对其他可降解塑料品种,占据绝对的产能优势地位。
市场需求
01
禁塑+补贴是动力,高成本是瓶颈
从西方到亚洲,限塑、禁塑政策逐步普及,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始于 2004 年,随着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草案通过,国家开始鼓励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
2018 年全球塑料需求量达到 3.59 亿吨,可降解塑料在包装材料等领域的替代市场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的主要动力来源,首先是行政政策对于普通塑料应用的限制和禁止,其次是国家对于可降解塑料研发、生产和使用的补贴。
但是价格成为阻碍可再生塑料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普遍是传统塑料价格的 2 倍以上。即使同是可降解塑料,PBS 拥有最好的加工性能,由于其价格几乎是PLA 的两倍,其产量一直相对较少。
02
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仍处于导入期
2019 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高达 8184 万吨,约占全球塑料诉求量的 1/4,与此同时,2018 年我国可降解塑料消费量仅为 4.2 万吨,参考欧洲生物塑料协会的数据,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全球占比仅为 4.6%,显着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考虑到禁塑的政策利好,同时多家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对相关工艺技术进行快速的积累和迭代,我国的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进入加速发展期。
01
可降解塑料有望率先在购物袋、一次性餐具、快递和农膜领域进行替代
根据管理层的安排,传统塑料被主要在四个重点领域被限制,因此,可降解塑料具有可替代性的领域主要是餐饮(打包&外卖)、商超、集贸市场等领域的塑料购物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快递塑料包装,此外,农膜也是可降解塑料的重点替代领域。而上述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达到250 万吨,以平均含税价 2 万元/吨计算,将形成 500 亿元的市场规模。
相关上市公司
01
金发科技:改性塑料行业龙头,加速布局可降解塑料领域
金发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轻烃及氢能源、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医疗健康产品等七大类,是改性塑料和完全可降解塑料领域的头部公司。
公司现有年产7.1 万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线,并正在建设两条新的生产线。其中,年产 6 万吨的PBAT 生产线预计在 2021 年上半年完工,而年产 3 万吨PLA 产线预计在2021 年Q4 完工。2020 年上半年,金发科技可降解塑料产品实现销量 3.14 万吨,同比增长 49.28%,其中国内市场占比约为 20%。随着公司在建生物降解塑料工程项目的逐渐完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续提升。
02
金丹科技:依靠乳酸产业优势,积极布局 PLA 产业
金丹科技主要从事乳酸及乳酸盐类的生产与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 L-乳酸、乳酸钙、乳酸钠等多个产品,产能约为 12.8 万吨/年,是国内最大,也是全球主要的生产企业,2018 年市场占有率达18.34%。
在加强乳酸及乳酸盐等主营业务的基础之上,公司还积极布局 PLA 可降解塑料领域。2016 年7 月9 日河南金丹科技与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签署了《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战略合作联盟协议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公司。公司开始建设1 万吨丙交酯生产线,同时规划了 5万吨高光纯乳酸及 1 万吨聚乳酸产能。未来,公司将继续以丙交酯、聚乳酸为原料推进生产可降解塑料、纤维、医用新型材料、乳化剂等。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