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全民狂欢双十一,到底谁占了便宜?
全民狂欢双十一,到底谁占了便宜?
时间:2020-11-14  

“5、4、3、2、1开抢啦!“”随着十号的秒针逐渐靠近十一号的凌晨,无数“剁手”青年陷入疯狂,数亿次的下单掏空了“尾款人”的余额后,各大电商平台数据开始一路飙红。双十一当天仅天猫一家的成交额就已达到4982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2019年“双十一”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邮件16.57亿件,而2020全年快递量预计会达700亿件

面对双十一订单的激增,各平台商家、快递公司、物流集散点早就做好了通宵达旦的准备,海量商品被包进塑料包裹,流向全国各地。狂欢的不眠夜,平台赚足了流量,商家清空了库存,消费者享受了满减,好像每个人都是赢家,占足了便宜 。“双十一”占了便宜,后果却要由大自然来承担,然而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疯狂的消费必然带来巨大浪费,当消费者拿到快递撕开包装的那一刻,购物的快感已经达到峰值,但是生态的灾难才刚开始。

快递包装瓦楞纸箱塑料组成,2018 年我国共消耗纸质类快递包装材料856.05 万吨,塑料类包装材料85.18万吨,其中被回收的大部分都是纸箱,而塑料及胶带则无法有效回收,这些塑料绝大多数都是PE、PP的薄膜和软包装,不可降解

快递包装中塑料的组成

尽管目前已有超过30座城市颁布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但在《条例》中只把纸箱类的快递包装和完整的泡沫塑料归纳为可回收物,而塑料包装则被分类成干垃圾/其他垃圾,并不会进入回收系统,除少部分的PP编织袋,塑料包装中占一半以上的PE薄膜,胶带大部分都已是废料再生,物理性能差,颜色杂可回收价值很低。前端回收难,再生利润低,造成目前快递包装99%都进入生活垃圾中,环境管理成本增加,导致快递塑料包装最终只能被焚烧、填埋、流向大海,加大环境承载压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国家邮政局在2018年12月17日发布《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但仅作为指导性文件,约束力有限。部分电商平台已经有了快递包装绿色化举措:

阿里系(淘宝、菜鸟、闲鱼、零售通、盒马饿了么)联合32家物流合作伙伴2017年成立菜鸟绿色联盟,发起菜鸟绿色行动计划,成立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2020年宣布品牌升级,并承诺天猫直送中的所有快递袋改为可降解的环保袋;与厦门市政府合作,采用“循环盒 + 生物基塑料袋”的包装方式,对于不能当面签收的快递,将快递内件留给消费者,循环盒由快递员带回;菜鸟“回箱计划”在 200 城设立约 5000 个回收台。

京东成立业内首家物流包装实验室、包装科研检测中心;投放可循环使用的“青流箱”;使用生物降解包装代替PE软包;推出“瘦身腰带”研发推广可降解胶带,部分快递采用免胶;推行“青流”计划,携手上下游企业推动整个供应链的B2B2C绿色环保。

苏宁物流2017年发布“青城计划”;推广牛皮纸胶带;投放共享快递盒;编织袋替换为可循环利用的RFID环保袋(涤纶材质)
顺丰快递包装胶带减量化改型,降低胶带厚度,可减少9.09%的PE用量;使用充气葫芦膜代替传统气泡膜,减少PE使用量;推行BOX循环包装箱。

虽然这些行动都对快递包装绿色循环有着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电商物流平台的“绿色”政策,更多还是停留在纸箱类回收循环上,而对塑料快递包装做出的循环再生的举措还十分有限。对此我们提出:

  • 对快递塑料包装进行可回收设计减少油墨、粘胶的使用,包装生产厂家应统一生产标准,严格执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电商平台应背负更多的环保责任,并为消费者做好绿色循环的宣传工作,建立快递包装回收点,以电子优惠券、赚取积分等方式激励消费者来进行分类回收塑料包装。

  • 平台商家借着网络及物联快递获得了更多利益,但是其环保意识却没有跟上,商品的过度包装,胶带的过度使用都回给环境造成不小的压力,请合理包装,尽量使用易回收、可降解的包装。

  • 各地政府部门应对当地快递包装回收行业进行调研,结合今年新《固废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针对快递行业颁布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

  • 再生行业对快递包装的宽容度应更大一些,虽然快递包装的再生价值不高,但也是可以作为填充料、或者作为基础低端产品的再生料

最后对于消费者,享受着网购快递带来的种种便利,就要自觉承担快递包装的环境影响责任,遵守各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觉的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丢弃。更需要理智消费,适量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切勿因“减满”“半价”等促销手段过度购物,导致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你钱包的压力,更是为我们自然环境增加环境压力。


    

版权所有:安徽金世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4040415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