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开抢啦!“”随着十号的秒针逐渐靠近十一号的凌晨,无数“剁手”青年陷入疯狂,数亿次的下单掏空了“尾款人”的余额后,各大电商平台数据开始一路飙红。双十一当天仅天猫一家的成交额就已达到4982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2019年“双十一”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邮件16.57亿件,而2020全年快递量预计会达700亿件。
面对双十一订单的激增,各平台商家、快递公司、物流集散点早就做好了通宵达旦的准备,海量商品被包进塑料包裹,流向全国各地。狂欢的不眠夜,平台赚足了流量,商家清空了库存,消费者享受了满减,好像每个人都是赢家,占足了便宜 。“双十一”占了便宜,后果却要由大自然来承担,然而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快递包装以瓦楞纸箱和塑料组成,2018 年我国共消耗纸质类快递包装材料856.05 万吨,塑料类包装材料85.18万吨,其中被回收的大部分都是纸箱,而塑料及胶带则无法有效回收,这些塑料绝大多数都是PE、PP的薄膜和软包装,不可降解。
快递包装中塑料的组成
阿里系(淘宝、菜鸟、闲鱼、零售通、盒马饿了么)联合32家物流合作伙伴2017年成立菜鸟绿色联盟,发起菜鸟绿色行动计划,成立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2020年宣布品牌升级,并承诺天猫直送中的所有快递袋改为可降解的环保袋;与厦门市政府合作,采用“循环盒 + 生物基塑料袋”的包装方式,对于不能当面签收的快递,将快递内件留给消费者,循环盒由快递员带回;菜鸟“回箱计划”在 200 城设立约 5000 个回收台。
京东,成立业内首家物流包装实验室、包装科研检测中心;投放可循环使用的“青流箱”;使用生物降解包装代替PE软包;推出“瘦身腰带”研发推广可降解胶带,部分快递采用免胶;推行“青流”计划,携手上下游企业推动整个供应链的B2B2C绿色环保。
对快递塑料包装进行可回收设计,减少油墨、粘胶的使用,包装生产厂家应统一生产标准,严格执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电商平台应背负更多的环保责任,并为消费者做好绿色循环的宣传工作,建立快递包装回收点,以电子优惠券、赚取积分等方式激励消费者来进行分类回收塑料包装。
平台商家借着网络及物联快递获得了更多利益,但是其环保意识却没有跟上,商品的过度包装,胶带的过度使用都回给环境造成不小的压力,请合理包装,尽量使用易回收、可降解的包装。
各地政府部门应对当地快递包装回收行业进行调研,结合今年新《固废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针对快递行业颁布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
再生行业对快递包装的宽容度应更大一些,虽然快递包装的再生价值不高,但也是可以作为填充料、或者作为基础低端产品的再生料。
最后对于消费者,享受着网购快递带来的种种便利,就要自觉承担快递包装的环境影响责任,遵守各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觉的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丢弃。更需要理智消费,适量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切勿因“减满”“半价”等促销手段过度购物,导致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你钱包的压力,更是为我们自然环境增加环境压力。